springboot+线程池使用
# 一、什么是线程
线程,程序执行的最小执行单位,是行程中的实际运作单位,经常容易和进程这个概念混淆。那么,线程和进程究竟有什么区别呢?首先,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是一个活动的实体。简单来说,一个应用程序的运行就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进程,而线程,是运行中的实际的任务执行者。可以说,进程中包含了多个可以同时运行的线程。
# 二、线程的生命周期
线程的生命周期可以利用以下的图解来更好的理解:
第一步,是用new Thread()的方法新建一个线程,在线程创建完成之后,线程就进入了就绪(Runnable)状态,此时创建出来的线程进入抢占CPU资源的状态,当线程抢到了CPU的执行权之后,线程就进入了运行状态(Running),当该线程的任务执行完成之后或者是非常态的调用的stop()方法之后,线程就进入了死亡状态。而我们在图解中可以看出,线程还具有一个阻塞的过程,这是怎么回事呢?当面对以下几种情况的时候,容易造成线程阻塞,第一种,当线程主动调用了sleep()方法时,线程会进入则阻塞状态,除此之外,当线程中主动调用了阻塞时的IO方法时,这个方法有一个返回参数,当参数返回之前,线程也会进入阻塞状态,还有一种情况,当线程进入正在等待某个通知时,会进入阻塞状态。那么,为什么会有阻塞状态出现呢?我们都知道,CPU的资源是十分宝贵的,所以,当线程正在进行某种不确定时长的任务时,Java就会收回CPU的执行权,从而合理应用CPU的资源。我们根据图可以看出,线程在阻塞过程结束之后,会重新进入就绪状态,重新抢夺CPU资源。这时候,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,如何跳出阻塞过程呢?又以上几种可能造成线程阻塞的情况来看,都是存在一个时间限制的,当sleep()方法的睡眠时长过去后,线程就自动跳出了阻塞状态,第二种则是在返回了一个参数之后,在获取到了等待的通知时,就自动跳出了线程的阻塞过程
# 三、什么是单线程和多线程?
单线程,顾名思义即是只有一条线程在执行任务,这种情况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很少遇到,所以我们只是简单做一下了解
多线程,创建多条线程同时执行任务,这种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。但是,在多线程的使用过程中,还有许多需要我们了解的概念。比如,在理解上并行和并发的区别,以及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多线程的安全问题,对此,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。
并行和并发:在我们看来,都是可以同时执行多种任务,那么,到底他们二者有什么区别呢?
并发,从宏观方面来说,并发就是同时进行多种时间,实际上,这几种时间,并不是同时进行的,而是交替进行的,而由于CPU的运算速度非常的快,会造成我们的一种错觉,就是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了多种事情
而并发,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时进行多种事情。这种只可以在多核CPU的基础下完成。
还有就是多线程的安全问题?为什么会造成多线程的安全问题呢?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如果多个线程同时执行一个任务,name意味着他们共享同一种资源,由于线程CPU的资源不一定可以被谁抢占到,这是,第一条线程先抢占到CPU资源,他刚刚进行了第一次操作,而此时第二条线程抢占到了CPU的资源,name,共享资源还来不及发生变化,就同时有两条数据使用了同一条资源,具体请参考多线程买票问题。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那?
有造成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,这个问题主要的矛盾在于,CPU的使用权抢占和资源的共享发生了冲突,解决时,我们只需要让一条线程战歌了CPU的资源时,阻止第二条线程同时抢占CPU的执行权,在代码中,我们只需要在方法中使用同步代码块即可。在这里,同步代码块不多进行赘述,可以自行了解。
# 四,线程池
由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,在一个应用程序中,我们需要多次使用线程,也就意味着,我们需要多次创建并销毁线程。而创建并销毁线程的过程势必会消耗内存。而在Java中,内存资源是及其宝贵的,所以,我们就提出了线程池的概念。
线程池
:Java中开辟出了一种管理线程的概念,这个概念叫做线程池,从概念以及应用场景中,我们可以看出,线程池的好处,就是可以方便的管理线程,也可以减少内存的消耗。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创建一个线程池那?Java中已经提供了创建线程池的一个类:Executor
而我们创建时,一般使用它的子类:ThreadPoolExecutor
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(int corePoolSize,
int maximumPoolSize,
long keepAliveTime,
TimeUnit unit,
BlockingQueue workQueue,
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,
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)
2
3
4
5
6
7
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构造方法,这个方法决定了创建出来的线程池的各种属性,下面依靠一张图来更好的理解线程池和这几个参数:
又图中,我们可以看出,线程池中的corePoolSize就是线程池中的核心线程数量,这几个核心线程,只是在没有用的时候,也不会被回收,maximumPoolSize就是线程池中可以容纳的最大线程的数量,而keepAliveTime,就是线程池中除了核心线程之外的其他的最长可以保留的时间,因为在线程池中,除了核心线程即使在无任务的情况下也不能被清除,其余的都是有存活时间的,意思就是非核心线程可以保留的最长的空闲时间,而util,就是计算这个时间的一个单位,workQueue,就是等待队列,任务可以储存在任务队列中等待被执行,执行的是FIFIO原则(先进先出)。threadFactory,就是创建线程的线程工厂,最后一个handler,是一种拒绝策略,我们可以在任务满了知乎,拒绝执行某些任务。
线程池的执行流程又是怎样的呢?
有图我们可以看出,任务进来时,首先执行判断,判断核心线程是否处于空闲状态,如果不是,核心线程就先就执行任务,如果核心线程已满,则判断任务队列是否有地方存放该任务,若果有,就将任务保存在任务队列中,等待执行,如果满了,在判断最大可容纳的线程数,如果没有超出这个数量,就开创非核心线程执行任务,如果超出了,就调用handler实现拒绝策略。
handler的拒绝策略:
有四种:
第一种AbortPolicy
:不执行新任务,直接抛出异常,提示线程池已满,为默认策略
第二种DisCardPolicy:不执行新任务,也不抛出异常,抛弃新任务
第三种DisCardOldSetPolicy:将消息队列中的第一个任务替换为当前新进来的任务执行
第四种CallerRunsPolicy
:直接调用execute来执行当前任务
# 五,四种常见的线程池:
CachedThreadPool:可缓存的线程池,该线程池中没有核心线程,非核心线程的数量为Integer.max_value,就是无限大,当有需要时创建线程来执行任务,没有需要时回收线程,适用于耗时少,任务量大的情况。
SecudleThreadPool:周期性执行任务的线程池,按照某种特定的计划执行线程中的任务,有核心线程,但也有非核心线程,非核心线程的大小也为无限大。适用于执行周期性的任务。
SingleThreadPool:只有一条线程来执行任务,适用于有顺序的任务的应用场景。
FixedThreadPool:定长的线程池,有核心线程,核心线程的即为最大的线程数量,没有非核心线程
# 六,线程池
# 1、配置
/**
* 线程池配置 https://juejin.cn/post/6844903584857849870
* 参考Ruoyi、JobTriggerPoolHelper的参数配置
* task.pool.corePoolSize=50
* task.pool.maxPoolSize=200
* task.pool.keepAliveSeconds=300
* task.pool.queueCapacity=1000
*
* @author zxp
* @date 2021/8/3 11:28
*/
@ConfigurationProperties(prefix = "task.pool")
@Data
public class TaskThreadPoolProperties {
//核心线程池大小
private Integer corePoolSize=50;
// 总线程数量=核心线程+非核心线程
private Integer maxPoolSize=100;
// 线程池维护线程所允许的空闲时间,超过这个时间,非核心线程就会回收
private Integer keepAliveSeconds=300;
//队列容量
private Integer queueCapacity=1000;
}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# 2. execute(Runable)方法执行过程
如果此时线程池中的数量小于corePoolSize,即使线程池中的线程都处于空闲状态,也要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被添加的任务。
如果此时线程池中的数量等于 corePoolSize,但是缓冲队列 workQueue未满,那么任务被放入缓冲队列。
如果此时线程池中的数量大于corePoolSize,缓冲队列workQueue满,并且线程池中的数量小于maxPoolSize,建新的线程来处理被添加的任务。
如果此时线程池中的数量大于corePoolSize,缓冲队列workQueue满,并且线程池中的数量等于maxPoolSize,那么通过handler所指定的策略来处理此任务。也就是:处理任务的优先级为:核心线程corePoolSize、任务队列workQueue、最大线程 maximumPoolSize,如果三者都满了,使用handler处理被拒绝的任务。
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大于corePoolSize时,如果某线程空闲时间超过keepAliveTime,线程将被终止。这样,线程池可以动态的调整池中的线程数。
# 2、生成Executor线程池bean
# 3、整合spring原生线程池
实现AsyncConfigurer接口即可, 这里将2、3步一起进行
/**
* 参考文章 :https://juejin.cn/post/6844903584857849870
* 原生(Spring)异步任务线程池装配类
* 实现 implements AsyncConfigurer,可以替换默认的线程池
* @author zxp
* @date 2021/8/3 11:32
*/
@Configuration
@EnableConfigurationProperties(TaskThreadPoolProperties.class)
@EnableAsync
@RequiredArgsConstructor
@Slf4j
public class MyThreadPoolConfig implements AsyncConfigurer {
private final TaskThreadPoolProperties config;
@Bean(name="threadPoolTaskExecutor")
@Override
public Executor getAsyncExecutor() {
ThreadPoolTaskExecutor executor = new ThreadPoolTaskExecutor();
//核心线程池大小
executor.setCorePoolSize(config.getCorePoolSize());
//最大线程数
executor.setMaxPoolSize(config.getMaxPoolSize());
//队列容量
executor.setQueueCapacity(config.getQueueCapacity());
//活跃时间
executor.setKeepAliveSeconds(config.getKeepAliveSeconds());
//线程名字前缀
executor.setThreadNamePrefix("ZxpExecutor-");
// se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:当pool已经达到max size的时候,如何处理新任务
// CallerRunsPolicy:不在新线程中执行任务,而是由调用者所在的线程来执行
executor.se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(new ThreadPoolExecutor.CallerRunsPolicy());
executor.initialize();
return executor;
}
/**
* 执行周期性或定时任务
*/
@Bean(name = "scheduledExecutorService")
protected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()
{
return new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(corePoolSize,
new BasicThreadFactory.Builder().namingPattern("schedule-pool-%d").daemon(true).build())
{
@Override
protected void afterExecute(Runnable r, Throwable t)
{
super.afterExecute(r, t);
Threads.printException(r, t);
}
};
}
/**
* 异步任务中异常处理
* @return
*/
@Override
public AsyncUncaughtExceptionHandler getAsyncUncaughtExceptionHandler() {
return new AsyncUncaughtExceptionHandler()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handleUncaughtException(Throwable arg0, Method arg1, Object... arg2) {
log.error("======"+arg0.getMessage()+"=====", arg0);
log.error("exception method:"+arg1.getName());
}
};
}
}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以上是架构形式的写法,需要将MyThreadPoolConfig配置到spring.factories文件里面
# 4、使用
@Component
@Slf4j
public class AsyncTask {
@Async("myTaskAsyncPool")
public void doTask1(int i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{
log.info("Task1"+i+" started.");
}
@Async
public void doTask2(int i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{
log.info("Task2-Native"+i+" started.");
}
}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@Async和@EnableAsync要结合使用,才能发挥异步的效果
建议把所有带有@Async的方法都放到同一个类里,不然很容易出现循环依赖的问题
参考文章
springboot+线程池使用 - luck-monkey - 博客园 (cnblogs.com) (opens new window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