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率
# 一、为什么利率会下降
先来聊聊,利率是什么。 定义: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,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(本金)的比率。
白话:向别人借钱,承诺还钱时多给对方一部分钱,表示感谢。多的这部分钱,就是利息。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,就是利率。
案例:张三向李四借100元钱,商量好1年后还给李四本金100元+利息3元。这就是1笔张三的1年期3%利率的借款。王二来找张三借钱急用,张三就把这100元借给了王二,商量好1年后,王二还给张三100元本金+5元利息。这就是1笔张三的1年期5%利率的贷款。 由于借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不同,产生了利差,就成了张三的收益。当然张三要承担王二还不上钱的风险。 当然,现实生活中,只有获得国家相关批准资格的单位,才能做上面这种利差的业务,比如银行。李四就是储户,张三相当于银行,王二则是向银行贷款的个人或企业。 隔壁赵六看张三这个生意不错,也想做。跟李四说,自己能给4%的利息。李四一听,能多赚钱,就把钱存到赵六这里,不去张三那儿了。张三手上没钱,王二也就只能来找赵六贷款。这是赵六还是想赚2%的利差,就要王二承担6%的贷款利率,王二没办法,只能接受。这就抬高了王二的资金成本。王二的成本高了,就提高自己买的面粉价格。然后张三的包子铺由于面粉涨价,也就提高了包子的价格。买包子的李四要花更多的钱吃包子,就会去找存款利率更高的人。这样下来,就形成一个循环,大家的成本越来越高,做生意的不如倒钱的。于是村里面粉店、包子铺生意都变差了,而钱都在空转。最后村长发话,规定了一个3%的借款利率上限,谁超过就罚谁。存款利率下降了,贷款利率也就跟着下来,大家的成本就下降了。于是大家慢慢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。后来村长又将借款利率上限降到2.5%,李四觉得存钱利息太少,就把一部分钱拿回来,自己也尝试做生意了。这样一来,村里的生意反而增加了。村长一看,这挺好,就慢慢持续的降低存款利率,让整个村子里做生意的越来越多。做生意的多了,大家就想方设法让自己服务更好、产品更高,把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吸引过来消费,大家的收入都在不断提升。 这就是为什么,经济越发达,利率就会持续下降的原因。 高利率不但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成本,还让资金空转比做实业赚的更多,就会让很多人放弃实业,转而搞借贷生意。降低利率,不会增加社会上的货币总量,但会让一部分资金从金融体系中流出去,流到实体经济、投资市场上去。
# 二、利率与经济
利率向上走,股市即使不跌,也要转向防守,因为企业成本会越来越高